灯笼,乃是古时灯具的一种,早在西元八世纪的唐朝就有记载使用灯笼的起由,灯笼与中国人生活息息相连,庙宇中、客厅里,处处都有灯笼。仔细推算,中国有灯是秦汉以后的事,有纸灯笼又可能是在东汉纸发明之后。然而陕西灯笼了解到日本东北地区有四大传统节日尤为,分别是:青森县的灯笼节、秋田县的竿灯节、山形县的花笠节和宫城县仙台的七夕节。
中国有灯是秦汉以后的事,有纸灯笼又可能是在东汉纸发明之后,元宵观灯的习俗起源於汉朝初年,但也有相传唐明皇于元宵节在上阳宫大陈灯影,是为了庆祝国泰民安,才扎结花灯,藉著闪烁不定的灯光,象徵著「彩龙兆祥,民阜国强」,花灯的风气至今仍还广为流行。
青森县的灯笼节是从每年8月后开始连续进行数天。巨大人型灯笼是节庆的重点,庆典的,最气派的大灯笼被运到船上,人们可以从海上欣赏它雄伟的身姿。夜晚的天空绽开硕大的礼花,把大灯笼节推向高潮。灯笼节开始后,每走一段路,表演者都要从各个角度向观众展示他们制作的巨型灯笼。
据说,做这种灯笼先要做好木制的架子,然后把彩色画糊到架子上。灯笼很大,有的高约五六米。灯笼内部装有好多电灯,做一个灯笼一般要好几个月。日本东北有名的节庆中数青森的灯笼大会和秋田的竿灯大会最盛大热闹。青森灯笼节的看点是“组大灯”和“跳人”大群舞。所谓“组大灯”是制成“牛若丸和弁庆(牛若丸是平安时代末期到镰仓时代初期源氏家族的武将源义经的乳名;弁庆原是破戒武僧,后被源义经驯服,成为前者的家臣)”等武士模样的色彩绚丽堪比歌舞伎的立体大灯;“跳人”大群舞则是踩着鼓点儿和伴奏乐边走边舞的壮观的群舞。
竿灯大会作为祈求五谷丰登的节庆活动,是秋田县具有代表性的夏季节日。所谓“竿灯”,是在长约8米的竹竿上,扎上数根横竿,上面挂上46个米袋形状的灯笼,顶端系上避邪的“御币(将剪成细条的纸用扦子扦在一起)”。节庆活动中,身穿“法被(衣襟短的上衣)”、头扎布巾、脚穿日式白袜和草鞋、英气逼人的年轻人,随着笛声和鼓点,轮番用肩膀撑起竿灯,一边注意不让灯笼里的火熄灭,一边沿街游行。撑起竿灯时绝不会用手扶,而是用腰、肩、额头等将竿灯竖直地扛起来,伴着豪迈的号子声,变换各种撑法,看谁技高一筹。
根据陕西灯笼公司对日本人调查得知,青森灯笼节和其他地方节日不同,只要身着节日服装,谁都可以随时加入行进队伍中。
免责声明:本商铺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一比多公司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友情提醒:为保障您的利益,降低您的风险,建议优先选择商机宝付费会员的产品和服务。